我們用“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 倡導低碳生活”作為今年“世界地球日”紀念活動的主題,目的就是通過紀念活動,提高國人對國土資源國情國策的關注和認識,增強全民資源憂患意識,讓轉變發展方式落實在行動上,讓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理念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母親,也是人類能夠得以生存的唯一家園。正是地球母親,給人類社會生存發展提供了最基礎的自然資源,也正是在地球家園上,人類世代耕作,繁衍生息。受惠于地球母親和地球家園,人類文明在近代200多年的時間里大跨步前進,創造了輝煌的業績。但是,地球只有一個,它的資源量有限,不可以隨意揮霍,它的環境承受力有限,不可以任意破壞。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也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地球負荷已經越來越沉重。在過去的100年里,由于人類過度向地球索取資源,地球資源的存量加速耗竭,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環境污染,特別是二氧化碳的超量排放,給全球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敲起了警鐘,人類正在承受極端天氣帶來的種種危害。
珍惜地球資源,對于今天的中國,顯然有著更加重大的意義。擁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陸地面積卻僅約全世界十五分之一的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高速發展進程中。盡管從總量上看,我國是資源大國,迄今已經發現了170余種礦產,即使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機、經濟形勢十分嚴峻的2009年,我們仍然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398處,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1.2億噸,天然氣新增探明儲量7234億立方米,鐵礦新增查明資源儲量35.2億噸。然而,我們畢竟是正在快速發展中的人口大國,人均資源能源擁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耗量又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轉變發展方式,節約資源能源,是現實的選擇。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土地和礦產的開發利用,為我國國民經濟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作出了巨大貢獻。60年的時間,我國創造了輝煌的成就。改革開放30年,特別是新世紀的近十年來,土地保護利用和礦產勘查開采有力地支撐了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但也正因為發展迅猛,很多資源和環境問題凸現。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們所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壓力更大,土地、淡水、能源、礦產資源和環境狀況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面對未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今后的發展,不僅需要有全新的理念,更需要走全新的道路。在人均資源量少、資源稟賦并不優越的基本國情下,在資源需求剛性上升、資源供給剛性制約,保障發展和保護資源的兩難局面和雙重壓力長期存在的背景下,我們必須走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轉變發展方式。胡錦濤總書記在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初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反復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我們必須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變。溫家寶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擺到非常突出的位置,提出要“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和持久戰”。
倡導低碳生活,是轉變發展方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表現。資源的利用,消耗越少,造成的污染相對就越小。在2009年末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中國政府非常明確地強調,氣候變化是當今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遏制氣候變暖,拯救地球家園,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低碳”成為今年“兩會”熱議的關鍵詞,低碳生活正在成為有品質生活的標志,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上一條:正確使用離心式水泵 下一條:常見隔膜泵分類及各自用途 |